3条市域+20条地铁!沈阳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示

 

《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草案)

 

为了更好地服务沈阳市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支撑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现将该规划(草案)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3年2月14日至2023年3月15日

 

反馈方式:市民意见建议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交,请在邮件名称上注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示反馈意见”

 

邮箱:zxghglc-zrzyj@shenyang.gov.cn

 

沈阳市自然资源局

2023年2月14日

 

 

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草案)

 

一、总则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轨道上的城市”;坚持 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进站城一体化建设;坚持公共交通优 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通过轨道交通优化出行结构、引导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坚持远近结合,合理确 定线网规模和发展速度,适当超前规划,指导轨道交通有序建设。

 

二、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远期至2035年,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一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范围:重点规划范围为沈阳市中心城区,统筹考虑沈阳市域范围。

 

三、规划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快联快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强四网融合,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引导低碳出行,建设“轨道上的城市”。

 

出行分担率目标:公共交通占全方式比例4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65。

 

时间可达性目标:中心城区45分钟互通,主副城30分钟互联,市域1小时通达。

 

四、规划策略

 

(一)增快线:构建“商务+文旅”轨道快线,大幅提升出行时效。商务快线串联重要行政机关、对外交通枢纽以 及科技城、北站金融商贸区等重点区域;文旅快线串联浑河沿线科创基地、核心发展板块以及文化创意中心。

 

(二)强支撑:支撑“一主三副”空间结构与核心发展板块建设。通过优化调整线路,实现“一河两岸”轨道线网均衡布局,覆盖核心发展板块,促进TOD 站城一体化开发。

 

(三)扩枢纽:强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重点强化桃仙机场、沈阳北站、沈阳站、沈阳南站及田义屯站 等对外交通枢纽的轨道衔接,实现多方式一体化换乘。

 

(四)促融合:促进多种轨道交通制式融合发展。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四网融合。

 

(五)通节点:提升重要节点交通便捷性及可达性。提升城市TOD、产业集聚区等重要节点交通便捷性。

 

五、规划方案

 

市域范围:规划 3 条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分别为沈辽市域快线、沈新市域快线、沈康市郊铁路,联系重要城镇节点,实现市域范围 1 小时互联互通。

 

中心城区:规划构建快普协同、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轨道交通网络,共“八横、八纵、一环、三L”20 条地铁线路,总长 880 公里,包含快线 2 条、普线 18 条。

 

六、规划效果

 

线网规模:中心城区线网规模 880 公里,密度达到 1.03 公里/平方公里,对标国家中心城市,线网规模适中。

 

服务水平:中心城区站点 800 米半径人口与岗位覆盖率达到 70以上,步行平均 10 分钟至地铁站。 支撑作用:铁路主枢纽与桃仙机场至少保证 2 条线路经过,强化交通枢纽的轨道衔接;中心城区 90的核心发展板块有 2 条以上线路衔接,支撑 TOD 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

 

 

会议专题

更多》

专访

更多》

电子杂志

更多》

学会/协会

更多》
创建时间:2023-02-15 15:1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