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研究及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第一选择。在现阶段轨道交通大发展的同时,如何迅速有效地组织乘客快速购票乘车,最大限度的发挥地铁的运输功能,避免客流高峰的拥堵,提高乘客的搭乘环境,地铁各种导向标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车站导向标识问题的突出表现
1、标识位置不合理,导致乘客不能获取准确信息,浪费时间
导向标识设置不在乘客走行路径上最需要的位置,如下图,在站厅入口需要做不同线路进站方向选择时,2号线进站方向指引标识位置较远,造成2号线乘客在近端统一进站标识引导下直接进站,虽然最终也能到达2号线,但大大增加了付费区内绕行,浪费时间。
2、标识内容不清晰,导致乘客难以看到指示信息,茫然不前
导向标识形式缺少差异性,导向信息识别度差,如下图,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分向进站引导标识,虽然正确设置在客流分向点,但采用柱体贴附式,并与商业设施等引导标识一体设置,虽然集约但由于字体小、色彩不突显造成交通引导标识辨识度差,乘客难以找到进站方向指引,标识形同虚设。
3、标识信息有干扰,导致乘客容易做出错误判断,走错方向
导向标识脱离乘客交通流线,与其它指向信息一起设置产生干扰。如下图,换乘4号线客流主要集中在站厅柱子左侧通道,柱子右侧前方的出站标识牌体上,加强指引4号线换乘方向,实际使用中却造成了部分换乘乘客错误选择了出站方向。
4、导向标识有缺失,导致运营之后进行再次贴补,影响美观
当前导向标识基本附属于装修工程设计,欠缺交通功能考虑,往往在运营后暴露出问题,再采取补救措施,如下图,实际运营中采用地贴、墙贴、射灯等补救措施弥补导向功能的缺失,但在车站形象和引导作用上,都大打折扣。
二、导向标识问题的根本原因
轨道交通车站导向标识的类型包括引导标识、位置标识、综合信息标识等,其中引导标识是乘客行走过程中的方向指引,是导向标识设计的核心。车站导向标识的设计目标,应是尽可能缩短乘客的识别距离和决策时间,让乘客在走行过程中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不间断走行。
除了在标识牌的字体、颜色,悬挂方式等方面强化乘客的视觉敏感度之外,更关键的是要满足乘客交通导向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标识的布点和内容设计,这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导向标识的交通设计。
因此,导向标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导向标识的专项交通设计,主要体现在:
1)缺少乘客交通流变化特征及规律的系统分析
2)缺少交通流导向需求的全面分析
3)缺少对导向标识的优先级的考虑
4)缺少对后期运营管理需求的思考
三、导向标识设计的核心工作
车站导向标识设计应在合理的客流组织方案基础上,进行乘客交通流导向需求分析,运用交通流理论、交通工程理论等进行系统研究。
1、确定合理的客流组织方案
作为导向标识设计的基础,需结合车站高峰、平峰以及突发客流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1)车站设备设施能力的适应性;
2)车站设备设施利用的均衡性;
3)站台、站厅客流动态分布变化情况;
4)不同交通流的顺畅性和干扰性;
在此基础上,确定车站的客运组织方案包括换乘客流组织方式,进、出站客流组织方案,设备设施使用方案,以及客流引导管理措施,形成科学、灵活的客流组织方案,作为导向标识具体设计的依据。
以下例子,是对站台换乘楼梯的客流组织方案的比较,为了快速疏散站台集聚客流,避免侧站台大客流穿行,宜选择方案二,并由此进行导向标识的配置。
方案一:站台中部东侧上行扶梯换乘(蓝色点)
方案二:站台中部两组楼扶梯上行换乘(蓝色点)
2、不同交通流的导向需求分析
“无需求不标识”,作为导向标识设计的核心,需研究车站不同交通流的空间渠化,以及导向需求差异性。
基于交通流理论,将进出站及换乘客流的交通特征、流线形式、行为特征、导向需求等进行对比分析:
表1 不同交通流特征及导向需求对比表
可以看出,进站客流的连续性、出站客流的多方向性、换乘客流的快速性等不同性质客流有不同的导向需求,对导向标识的配置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拟合好乘客交通流特征及导向需求,是导向标识设计的关键。
如图,通过模拟车站各种乘客的交通流轨迹,梳理分析导向需求的点位和内容,作为导向标识布设方案的依据。
示例1 站厅各类乘客交通流轨迹图
示例2 站厅进站客流导向需求分析图
3、分区域、分优先级的导向标识配置
导向标识应采用分区域、分优先级的设计方法。轨道交通车站乘客在行为上具有快走性、从众性、就近性等特征,行走轨迹由多个短期出行目的组成,比如下车到站台楼扶梯、站厅楼扶梯至换乘通道口、车站入口至安检机等,每个短期出行目的都以最短路线为原则,形成集群性人流。
同时,在每个短期出行中,不同类型客流对导向标识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导向标识应区分导向优先级,并逐层引导,来提高乘客换乘效率。
导向标识的交通设计成果,即形成车站各层导向标识布设概念图,作为下阶段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示例3 站厅导向标识方案概念图
最后,导向标识设计还应综合考虑近、远期特点,高、平峰灵活的客流组织,突发客流的应对预案等,设置符合乘客交通流特征和引导需求、辅助客流疏解管理的布点方案,最后还可通过模型试挂,进行巡游校核和牌体调整。
导向标识的交通设计,实质上构建了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与运营组织管理之间的桥梁。前置运营管理需求,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运营阶段面临的问题,必将事半功倍。随着科技发展,智慧地铁、站内导航等各种高科技服务可能出现,这种以视觉导向为基础的稳定可靠的传统导向系统长时期内依然难以替代,仍然是乘客最容易接受和使用的。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批后公布
넶10 2025-03-27 -
洗牌!广州地铁全面接管!
넶9 2025-03-27 -
事关合肥地铁四期规划,最新回复来了!
넶27 2025-03-27
-
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拟任新职!
넶0 2025-03-29 -
王进喜已任国铁集团党组副书记!
넶61 2025-03-04 -
南京地铁集团总经理最新任免!
넶35 2025-03-04
-
总投资约136亿!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获批!
넶31 2025-03-05 -
官宣!宜常高铁获批
넶48 2025-01-07 -
114.6亿!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公示
넶96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