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济南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质增效

市委市政府提出,2024年要扭住“项目深化年”这个“总牵引”,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对济南轨道交通来说,项目提速增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这里的“项目”除了工程建设项目,还包括科技创新、数智化等诸多领域。

当前,集团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集团数字化建设,助力集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统揽全局

安全管控数字化、全局化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将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复杂数据汇总整合,项目风险、隐患、盾构、人员管理等信息综合呈现在数智化综合数据展示大屏,直观展示集团安全管控的总体状况,配合可视化图表分析辅助现场安全管理决策,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加力提速项目建设赋能助力。

数智化展示大屏

 

 

谨慎细致

智能辨识风险,自动预警风险

 

基于动态风险管理理念,采用多种先进技术,结合工程特点建设风险管理平台。目前平台已收录预警分析报告324项,辨识并收录风险2679项,现场巡视报告36000多项,现场监测点位11000处,监测数据2200万条。通过数据自动上传、自动分析预警,结合现场巡查及AI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时对各类风险源等级及管控措施进行动态调整和监督落实,形成风险识别、风险治理、风险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风险工程及监测点分布图

 

 

严格高效

智能分析隐患,闭环式管理

 

建设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立隐患数据库、App,设置隐患随手拍、隐患分级治理等多种功能,辅助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统在集团、子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群体中广泛应用,实现了全员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长效运行。责任单位在线回复,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全员月均排查隐患4000余条,系统实现对隐患分类、分级、分单位统计分析,极大地降低了隐患发展成为事故的可能性。

隐患分类统计图

 

 

科学快速

远程决策指挥,智慧调度抢险

 

建立应急预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测与预警、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等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并通过建设应急管理系统,实现救援物资、应急队伍、医院、消防救援等各类数据的实时统计及动态更新,可以迅速调动各种应急抢险资源,进行人员救援、物资调配与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协调。利用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专家远程辅助决策、领导远程指挥抢险,同步实现对重点设备信息、关键部位以及关键步骤的远程监控,全面掌控一线救援现场情况。面对突发安全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视频会议系统

 

 

动态优化

大数据评估风险,优化盾构管理

 

在盾构机上安装边缘一体机,实时采集盾构机作业数据,目前已累计对99台次盾构机实现掘进参数的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AI分析,全面对盾构施工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辅助施工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对于不同地层掘进,结合数据分析给予盾构掘进模式选择建议。

盾构机掘进参数监控分析

 

 

精准暖心

大数据提升管理,保障工人权益

 

利用GIS定位技术及人员识别技术,建设人员实名制及考勤管理等系统,实现对现场工地进出人员的实时监控及记录,避免施工现场人员混杂以及陌生人员进入施工区域等问题的发生;建立劳务工人实名制档案库,利用人员出勤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提高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水平,保障劳务工人的利益。

劳务工人实名制档案库

 

 

及时通畅

现场安全监管可视化、远程化

 

建设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对现场工地监控视频的集成接入与实时管理,目前已接入近100工区的1455个智能监控摄像头。利用后端AI智能识别技术、摄像头前端捕捉等技术,抓拍现场违规作业、不规范施工等行为,进行视频智能预警管理,并及时进行通报和监督整改管理。

智能监控摄像头

 

来源:济南轨道交通

 

会议专题

更多》

专访

更多》

电子杂志

更多》

学会/协会

更多》
创建时间:2024-01-17 09:41
浏览量:0